不是所有的防雷裝置檢測項目需要檢測雷電電磁脈沖。只有計算機機房、通信機房或其他建筑物存在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時,需要對防雷擊電磁脈沖措施進行檢測。
一、檢測內容
包括四個部分,磁屏蔽位置、等電位和電氣連接性能、電氣貫通性能、屏蔽效果。
二、檢測方法
(一)觀察或查閱資料檢查磁屏蔽的位置和措施是否達到要求。
1.建筑物的屋頂金屬表面、立面金屬表面、混凝土內鋼筋和金屬門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屬件(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采用獨立接閃器和接地裝置除外)應等電位連接在一起,并與防雷裝置相連。
2.屏蔽電纜的屏蔽層應至少在兩端,并宜在防雷區(qū)交界處做等電位 連 接;系 統(tǒng) 要 求 只 在 一 端 做 等 電 位 連 接時,應采用兩層屏蔽或穿鋼管敷設,外層屏蔽或鋼管應至少在兩端,并宜在防雷區(qū)交界處做等電位連接。
3.穿入由金屬物、金屬框架或鋼筋混凝土鋼筋等自然構件構成建筑物或房間的格柵形大空間屏蔽的導電金屬物就近與格柵形大空間屏蔽做等電位連接。
4.防雷專用屏蔽室屏蔽殼體、屏蔽門、各類濾波器、截止通風導窗、屏蔽玻璃窗、屏蔽暗箱應符合工程設計文件的要求,并等電位連接在一起。
5.分開的建筑物之間的連接線路若無屏蔽層,線路應敷設在金屬管、金屬格柵或鋼筋成格柵形的混凝土管道內,金屬管、金屬格柵或鋼筋格柵從一端到另一端應導電貫通,并在兩端分別連到建筑物的等電位連接帶上;若有屏蔽層,屏蔽層的兩端應連到建筑物的等電位連接帶上。
(二)利用過渡電阻測試儀(毫歐表)或等電位測試儀測量等電位連接和電氣連接處的過渡電阻值。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0.2Ω。
(三)利用過渡電阻測試儀(毫歐表)或等電位測試儀測量金屬管、金屬格柵或鋼筋成格柵形的混凝土管道兩端的過渡電阻值。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1Ω。
(四)計算或者儀器測量磁場感應強度。確定建筑物利用鋼筋或專門設置的屏蔽網的屏蔽效果是否符合被保護設備廠商的規(guī)定。當無法獲取被保護設備廠商的規(guī)定時,對計算機而言,在無屏蔽狀態(tài)下,當環(huán)境磁場感應強度大于5.57A/m (0.07GS)時,計算機會誤動作;當環(huán)境磁場感應強度大于191A/m(2.4GS)時,設備會發(fā)生永久性損壞(其他包含半導體芯片的設備可參考)。
1.計算被保護設備在屏蔽空間內的磁場強度。查閱資料或使用長度測量設備獲得格柵形屏蔽網格寬、格柵形屏蔽網格導體半徑和屏蔽空間內被保護設備與屏蔽空間的距離等相關數(shù)據(jù)后,依據(jù) GB50057—2010中6.3.2規(guī)定的方法, 計算被保護設備在屏蔽空間內的磁場強度。
2.利用磁場測試儀和雷電流發(fā)生器測量被保護設備在屏蔽空間內的磁場強度。
三、注意事項
(一)詳細了解被保護設備能承受的磁場強度。計算得出或儀器測試得到的屏蔽空間內的磁場強度應小于被保護設備能承受的磁場強度。如無法得到被保護設備能承受的磁場強度,計算得出或儀器測試得到的屏蔽空間內的磁場感應強度不大于5.57A/m (0.07GS)。
(二)10%檢測等電位過渡電阻值。必須在檢測前摸清建筑物的屋頂金屬表面、立面金屬表面、混凝土內鋼筋和金屬門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屬件,屏蔽電纜的屏蔽層或鋼管,蔽室屏蔽殼體、屏蔽門、各類濾波器、截止通風導窗、屏蔽玻璃窗、屏蔽暗箱等。不能有遺漏。
(三)全數(shù)檢測金屬管、金屬格柵或鋼筋成格柵形的混凝土管道兩端的過渡電阻值。
(四)利用磁場測試儀和雷電流發(fā)生器測量被保護設備在屏蔽空間內的磁場強度時,雷電流發(fā)生器在屏蔽空間范圍外通過多個回路與接地極連接。磁場測試儀在每一臺需要保護設備的位置進行測量。
四、參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
GB50343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