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廈門市氣象局率先全國出臺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細則,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要求融入修訂后的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單位名錄庫管理辦法,通過達標入庫單位差異化監管等優惠政策,提升安全監督管理效能,強化安全責任落實,助力建設良好市場環境。
雷電所產生的危害是其強大的電流瞬間對地放電,從而造成火災、爆轟及人員傷害。如果缺乏有效的雷電防護措施,雷擊的不可預見性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傷害。本次修訂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單位名錄庫管理辦法的過程中,市氣象局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與檢測單位的入庫、移除、信用信息有機融合,創新“信用+標準化”雙重監管手段,針對安全生產創建達標與否以及不同信用信息主體應用差異化的激勵懲戒措施,比如對誠信良好、安全生產創建達標的檢測單位降低檢查頻率等。
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創新措施,引導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單位自覺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自愿向氣象主管機構申請等級評定,形成安全生產自主創建、常態運行、持續改進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構建了檢測單位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今年,市氣象局還率先全省推出防雷安全監管App,重點對油庫、氣庫、化學品倉庫,煙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物品涉及單位企業進行動態監管。目前,該App已試運行大半年,剛剛完成預驗收。